分类导航  
 
企业新闻  (107)
行业动态  (73)
 
最新文章  
 
 
灾后重建怎样建设一个新家园
北京长城民泰工程有限公司   2008-05-27 12:33:2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调集帐篷、生产建设过度房,安置灾民,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期寝食不安的头等事情。连日来总书记和总理反复赴灾区、入工厂、召开专门会议,夜以继日地为灾民的妥善安置奔波。

  5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带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切牵挂,到浙江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并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研究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决定千方百计组织生产并加紧调动帐篷,要求在一个月内向灾区提供90万顶帐篷。为了让1400多万受灾群众尽快安顿下来,胡锦涛继3天前赴浙江省湖州市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后,又于25日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实地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中央决定,在向灾区提供大批救灾帐篷的同时,安排专项资金,为灾区首批建造100万套救灾过渡安置房。

  温家宝总理23日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搞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会议指出,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做好规划。灾后重建规划组由发展改革委、四川省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会议强调,要抓紧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方案,争取三个月内完成。重建规划总体方案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

  为迅速展开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在抗震救灾工作一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国务院决定3个半月内,在灾区建百万套过渡房,20省市援建100万套过渡房的工作必须在三个半月内完成,并提出要求,援建过渡房的数量只能多不能少,质量只能好不能差,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推迟。安置和重建工作,在马不停蹄地展开着。

  对此,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灾后重建工作资金,已得到有力保证。

  与此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了一系列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为加快灾后重建速度,近日首批6000套安置房起运灾区,6月30日前到达25万套,三个月内到达100万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8月10日前完成100万套灾区过渡安置房建造任务,以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解决临时住房问题。

  目前,安置和重建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周密部署下,正紧锣密鼓、争分夺秒地进行。到5月26日,已有近9000套帐篷运到了灾区。

  灾区正抓紧规划重建方案

  对于灾后重建,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要求全省切实抓好基础设施修复、灾后恢复重建等6方面工作。四川省建设厅厅长杨洪波连夜传达部署,细化修复城镇供水实施方案,研究灾后重建方案。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表示,从23日起,力争在一个月内为灾区98%的群众提供安全、经济、适用的临时住房。四川省建设厅将于5月底编制出城镇和乡村重建规则纲要,6月底完成总体规划,全面推进重建工作。鉴于灾后重建有1至2年的周期,四川省建设厅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指导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认真做好100万套过渡房的调配、安装、验收工作,有效保障300万灾民的基本生活、生产活动。

  重建也已开始。北川县县委县政府临时办事处日前已入驻相邻的四川安县安昌镇,这标志着北川县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但新县城地址尚未确定。“过渡房”救急灾区

  目前灾区急需房子,建房显得刻不容缓。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在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四川地震灾区急需大量帐篷和简易房,用于安置500多万受灾群众。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地震仅四川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就有400多万间。另据四川抗震前线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地震后需要移民的就达400万人,对灾后重建是极大的挑战。要解决临时住所,四川全省帐篷缺口极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决定,近日再向灾区紧急调运4万顶帐篷。从5月30日起,每天运抵灾区3万顶,一个月内新增90万顶。同时,另有80万个简易棚支援灾区。

  考虑到速建过渡房能缓解当前帐篷紧缺,还能解决灾民1至3年的临时住所,直至迁入重建的新居,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20个省市向四川提供每套20平方米左右、共100万套的过渡房。

  根据方案,每50套简易房配备一个供水点、卫生间和垃圾收集点,每1000套配备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学校、40平方米的医疗诊所、50平方米粮食零售点,每2000套配备一所中学。

  对于过渡房的布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由重灾区6市州根据受灾情况和需求,制定布点安装方案。目前上海、北京方面已经到人,就过渡房安装进行选址、安装。

  对口支援安置重建全面铺开

  灾区过渡房建设已全面铺开。北京建工集团首批13人已于20日凌晨从首都机场出发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建设过渡房。北京市将承担为灾区建设8万套彩钢板活动房的任务,作为过渡性住房供灾区人民居住2至3年。四川,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浙江六省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的帐篷、活动板房等抗震救灾物资已运往灾区。

  截至5月21日,六省已向对口支援地区调运34686顶帐篷、765吨防雨布、3万米彩条布等抗震救灾物资。据了解,其他对口支援灾区的省市,正组织建设物资,近日将陆续赴灾区,参加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  

  重建刻不容缓 却要分步实施  

  灾后重建,要建设什么样的新家园,是当前刻不容缓思考和决策的问题。近日来,这一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社会群众的高度关注,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

  “简易城市”可走先

  “可先建避难所,再考虑建设简易城市,再建设新城。”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和城市综合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河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苏幼坡说,避难所和简易城的意义就在于,“让他们感觉到,生活还在继续,可以修复他们的心灵创伤。”

  32年前的唐山,就修建了大量的简易城。后期则用木桩和柳条搭建泥房,而现在的汶川,受灾群众则可以住进帐篷内。以唐山经验而言,地震之后的汶川可能发生的洪灾等次生灾害更为危险。苏幼坡说,1933年8月发生在四川叠溪的大地震,山体滑坡后在蜗江中形成两道天然水坝和四个堰塞湖。据记载,地震时死亡500余人,而两个月后由于坝体垮塌,导致2万余人在洪水中丧生。苏幼坡说,四川地震灾区与岷江相邻,水库等设施也在地震中受损,进入雨季之后,灾民的简易房必须考虑到稳固等因素。

  “除了稳固外,还应考虑火灾。”苏幼坡认为,唐山当时就发生过几次火灾,因此要建隔离带等防火措施。大量简易房形成的简易城市必须考虑防火、隐私、睡眠休息等因素。此外,简易城市必须具备如厕、洗浴等公共设施。而在未来,可以在简易城市的基础上,建设新城。从避难帐篷,到简易城市,再到建设新城,可以避免造成巨大浪费。

  城乡统筹 重建新城

  “整个川西可以借机搞区域大规划。”关于建设新城,苏幼坡认为,重建应避开地下的活动断裂带,减少地震的威胁,还节省原地重建所需的清理废墟的费用。他建设,简易城市选址,应从四川全盘来考虑。有几个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原地重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一种方式也是唐山的选择。认为这种重建方式好处有二,一是可以节约国土用地,减少搬迁征地费用;二是从精神层面上可以鼓舞人心。

  而对汶川等地而言,苏幼坡认为这种方案并不合适。“因地制宜来考虑,汶川等地并无大型工业,经济主要以旅游和农业为主,城乡比较分散。”他称,唐山原地重建主要是因地处平原,而汶川等地原地重建就不如易地建设新城。

  对于将受灾群众迁至未受灾的大型城市的说法,苏幼坡持反对态度。他称,在大型城市设立受灾群众区,原住民和受灾群众之间将会产生心理隔阂,这种隔阂产生的系列问题将会随时间而凸现,不利于受灾群众心灵恢复。

  “第二方案,是在简易城市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城。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说,如果地质条件不好,重建就应避开地下的活动断裂带,减少地震的威胁,还节省原地重建所需的清理废墟的费用。苏幼坡称,建设新城是考虑到灾区对于新城的选址,苏幼坡称,要从川西全盘来考虑,“整个川西都可以借机搞区域大规划,从国土资源、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建设虑。”

  学校必须要抗震

  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学校教学楼倒塌,造成学生伤亡较重,对此,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研究员赵凤新近日做客人民网答疑。韩进说,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有要求、有规划的,学校建设也是有标准的。对于受到地震灾害的区域,国家会对学校的恢复和重建给予支持。赵凤新说,这次地震以后,是否需要提高抗震设计标准,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出决策。

  规划需多方位入手

  两院院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说,首先,建筑安全应是第一位的,其次四通八达的交通、电讯、广场等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十分重要。在大地震后,首先是城市的生命线被摧毁了,交通被破坏,救援人员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电讯中断,不能及时与外界联系。这方面的规划不可缺失。

  建设部减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经宇指出,不管异地重建还是原地重建,都要考虑到三个问题:尽量选择危害性小的地方;选择场地反应小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地方地震引发的滑坡特别大,而有的地方又没有那么多滑坡呢?在地震作用下,高山也相当于建筑,地震有放大作用,这属于场地反应问题;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根据地震破坏的频谱特性以及选择性,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

  

  灾区建设 需更多理性思考  

  心热但不可操之过急

  据报道,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本次汶川地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18日在四川绵竹市遵道镇落成,这也是全国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

  6个小时建起一所希望小学,这样的速度是让人惊叹的,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国内外都曾出现这样的状况:为解决灾民的住宿,政府部门马上投入财力、物力修建房屋,尽快重建灾民的家园。可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往往造成房屋并没有变得更稳固,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此外,根据学界研究,一般地震发生后都伴随数次余震,两三个月后才是完全安全的。这些情况都提醒我们,灾后重建中,大规模的房屋建设切不可操之过急。

  专家认为,在短时间内,灾区首先要进行现有房屋的评估,按照房屋损坏程度分类,采取加固等措施,有效使用现有房屋,节约大量应急资源,然后,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重建。

  这里的科学规划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其一,制订科学的抗震安全性评价。当前,国家对四川省规定的抗震建设标准是7度烈度,而汶川地震的烈度达到10—11度,大大超出了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因此,在大规模房屋重建前应对震区基本烈度进行复核,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以确定设防标准和加固范围。在这个过程中,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在自然灾害中,这些公共设施往往是人们的避难所,因此这些建筑的抗震标准应高于普通住宅。

  其二,加强工程建设与自然的适应性。在大规模灾后重建中,我们一方面应防治、避免因人工因素而诱发大的地质灾害;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相应的措施,使工程建设和自然条件特别是地质环境条件相和谐。我国有不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工程上不注意相应的防治措施而诱发的。比如,汶川地震给我们许多启示,楼址不能选择软土层,或者容易沙化、液化的地段,也不能选择坡度很大的山脚下等。

  灾后重建则是持久战。对灾民的心热是应当的,但不要操之过急,否则浪费钱财,造成建设遗憾。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的重建用了7年,唐山震后基础设施的恢复用了10年,此次汶川地震虽不能与两者的惨烈相提并论,但我们应该学习阪神、唐山的经验,应把灾后重建看成是长时期的、持久性的、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切不可盲目地搞“汶川速度”竞赛。

  “震不倒”学校的建设启示

  “可以负责地告诉你,绵阳五所希望小学的建设均由我经办,而此次大地震未能撼动一幢,巍然屹立!师生未损毫发!”这是最牛小学承建人×先生发给著名媒体人李承鹏的手机短信。(《新快报》5月20日)

  八级地震,学校楼房倒塌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不同建筑商建设的房子,质量却是不一样的呢?如果说某一幢楼,经受八级地震屹立不倒,是一个偶然,那么同一个人建筑的五所希望小学都未损毫发,这就不能再用“偶然”解释了。“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它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三个启示:

  启示一:政府不要急着否认“教学楼是豆腐渣工程”的说法。地震发生后,许多国民悲愤地发问,为什么首先倒掉的总是学校?面对这样的疑问,专家释疑了,说什么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把原因归咎到“房间大、窗户大、走廊设计”上面。政府也回应了:“教学楼是豆腐渣工程的说法根本没有依据”。可是面对“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建筑的五幢希望小学的参照,无论是专家的解释,还是政府的回应,似乎都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部门不要怕追究责任,不要急着否认,等专业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再定性不迟。

  启示二:严格质量标准比修订抗震建设标准更重要。“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建筑的五幢希望小学为什么能够屹立不倒?那是因为他“修房时你要想到十年后的事”,是因为他相信“亏什么不能亏教育”,是因为他“为保工程质量多次发火”。虽然这次地震超过了七级,但同样是按照抗七级地震标准设计的,为什么有的倒,有的不倒,这就是质量问题了。比如,汽车载重标准为5吨,可如果质量好,它是可以承受8吨甚至是10吨的;又比如,某电器设计寿命是5年,可有的用了10年、20年,却还可以用。因此,如果不严格质量检查,即使把抗震标准提高,也是应对不了灾难的。

  启示三:应建立“建筑商承建工程质量档案”制度。对这位“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来说,这次地震后留下来的教学楼就是他的金字招牌,可奇怪的是,我们看见了万科集团拿到重建项目的新闻,却没有看到这位“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拿到什么重建项目。可见,我国目前的招投标制度还是存在缺陷的,考虑的最多的是成本与公关,而不是质量。因此,建议政府建立专门的“建筑商承建工程质量档案”,既可以作为公共建设招投标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具体举措。

  建设是百年大计,是良心活。希望所有的建筑商都向这位“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学习,保证工程质量,决不能因质量问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决不能将带有隐患的工程留给子孙后代,也决不能把纳税人的钱当成“唐僧肉”,让各种蚊虫层层瓜分,这就是“最牛希望小学建筑商”给我们的启示。

  政府投入要与民间资本携手

  四川灾后重建,应该大力发挥民间力量,让各种团体、组织采取一对一帮助灾民的形式,让灾民得到长期、有效的支持。

  现在抢险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时段了。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停,希望还能救出更多的人,但是人体忍耐的极限已渐渐到了最后时段。那一个一个上升的伤亡数字,刺痛了我们的心。踊跃的捐款,是人们对灾区的一份心意,但不能解决重建问题。相信国家对灾后的重建也会拨付大量的款项,受灾的民众也会得到基本的救助,重建家园。但是从现在的数字,灾害的损失是巨大的,重建的过程也是长期的。

  怎样更有效地帮助灾民重建,更快、更有质量的重建,除了政府的主渠道外,还要发挥民间力量。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力量也积累很多,民间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要考虑利用民间的力量帮助灾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现在除了正式的民间组织外,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同学会、车友会、党支部等形形色色的自我联系的小团体,采取一对一,一个小团体帮助一户重建,逐步恢复生产。大量的普通民众单个的经济实力并不能支持一户重建,但是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团体帮助灾民重建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一个小团队,个人资源不同,除了经济上的帮助,也可以在灾民重新生产方面出谋划策,提供外部的支援。

  政府的灾后重建主要还是在基础设施、道路、医院、学校等方面,对以灾民的补贴还是集中在低水平的房屋建设,基本的生产恢复上,而本次灾害的后果严重,大量的灾民是家园全毁,但是政府的援助是远远不够的。重建资金从哪里来?政府投入要与民间资本携手。 (新华社)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表情
 


 电话:(8610)65889680      传真:(8610)6588968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619-620室    邮编:100020
Copyright 2008-2015   北京长城民泰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5278号-1   网站制作天天向上